《中国无机分析化学》(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5-1035,CN 11-6005/O6 ,CODEN:ZWFHAZ)于2011年创刊(2018年改为双月刊,2023年改为月刊),是由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管的唯一一本专注于无机分析化学领域的专业性学术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化学、晶体类),出版单位是《中国无机分析化学》编辑部。
一、办刊宗旨和征稿范围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报道无机分析化学科研成果和工作动态,交流无机分析化学科研经验,服务无机分析化学的技术推广和科研生产,促进无机分析化学工作人员素质提升,推动无机分析化学技术行业发展和进步。面向国际无机分析化学科学前沿,关注无机分析化学技术热点,聚焦战略性矿产先进分析手段和有毒有害物质分析检测、食品安全检测等创新。重点报道无损检测、元素成像、金属组学、微区原位与元素形态分析技术、同位素分析技术、持久性新型有机污染物分析技术、生态与环境修复技术、关键元素分析标准物质研制等领域具有探索性和创新性的研究论文;及时反映实验测试技术应用于解决环境、战略性矿产、冶金材料、新型材料、农业、食品、生物、医药等领域关键科学问题的前瞻性、原创性研究成果,促进分析科学与相关领域的深度融合,推动科技创新和实验测试技术进步。
二、学术影响力
2016 年荣登化学学科高被引期刊TOP5 年高影响力期刊TOP10,2020年和2023年连续两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化学,晶体学类的核心期刊。2024年入编《有色金属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优化目录》T2,被确立为国际上知名和非常重要的较高水平权威期刊。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已被国内外二十余种综合性或专业性数据库收录:
美国《化学文摘》(CA)核心版
俄罗斯《文摘杂志》(AJ)
哥白尼精选数据库(ICI Journals Master List)
美国《史蒂芬斯全文数据库》(EBSCOhost)
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CBST,JIC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JSTChina)
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科学引文数据库(SCD)核心版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国家科技学术期刊开放平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
科技期刊双语传播工程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等。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在《2024年版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复合影响因子为2.904。
三、科技创新服务能力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是学术成果的传播载体和学术交流的平台,也是推动学科发展和培养人才的窗口。创刊十余年来,助力提升创新引领力、学术组织力、人才凝聚力和科研服务力。积极协助主办单位举办学术交流会、出版会议专辑。如:第1—5届全国有色金属分析检测与标准化技术研讨会(2013-2023年,两年一届)、第九届国际采样混样大会(2019年)、第三届全国土壤分析技术研讨会(2023年)、现代科学仪器网第二十一届现代科学仪器前沿技术研讨会(2023年)等。
2019年以来,每年举办作者培训班,帮助科技工作者提高科技论文写作水平,助推青年人才成长。为服务于科技创新,围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2022-2023年出版了“金属组学方法学与应用” “稀有、稀散、稀土、稀贵(“四稀”)和战略性非金属分析”“无机分析技术在青藏高原研究中应用”“LIBS技术仪器研制及应用”“农业领域元素分析与应用研究”“土壤无机分析技术及应用”等多期专刊,推动学术交流。
四、发展目标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无机分析化学发展方向,凝练科学问题,提高载文前瞻性与可读性、启发性与专业性、新颖性与实用性;提升集群化、数字化建设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
主编:李华昌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网址(投稿审稿系统): http://zgwjfxhx.bgrimm.cn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微信群: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微信公众号:矿冶期刊汇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广告经营许可证:京西工商广字第0425号
通信地址: 北京市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18区23号楼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无机分析化学》编辑部
邮编:100160
联系人:章连香 办公电话:010-63299759 E-mail:zgwjfxhx@163.com
鲁 进 办公电话:010-63299759 E-mail:zgwjfxhx@163.com
秦琨 办公电话:010-63299759 E-mail:zgwjfxhx@163.com